|
||||
|
杨正权:好声誉得来不易 |
发布时间:2017-10-31 阅读数:2037 |
守信是牢固的经商之基,山东威海的杨正权始终坚信:吃亏是福,生意场上风云难料,不讲诚信,早晚要吃大亏。只有根基牢,声誉好,才是生财之道。
杨正权是安徽六安人,1972年参军到威海,由于在部队里表现出色,复员后被安排到山东省威海市远遥村任党支部书记。杨正权带领村民治山牧海,广拓富路,不久即远近闻名。上级领导发现他有经商才能,于是调他到濒临倒闭的社办企业任厂长。就在他背着干粮为新产品南跑北奔联系销路之际,急于致富的职工却掺杂使假并加快进度促产量,结果造成新产品大量积压,资金链就此断裂。
万般懊恼的杨正权主动要求辞职“下海”,同时带走了公家企业的9万元债务。因为这9万元债务,许多亲戚朋友骂他“犯傻”,杨正权不作解释,咬紧牙关义无反顾考察市场去了。
第二年,杨正权在自己的老部队租借了一间平房,支起了专营干海产品的小店铺。“乡办企业”诚信缺失而陷入破产境地的经历,在杨正权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铬印。自家开店,他视“诚信”重如生命。依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吃过大亏,才知‘诚信’二字弥足珍贵”。
1998年秋天,供货商丛献滋家中失火,往来账本被烧毁。亟需资金的丛献滋记忆里觉得杨正权赊欠的货款有2万元,但又拿不出供货单据,就小心翼翼拨通了杨正权的电话。杨正权马上回答:“恐怕不止这个数,我这就对账,一会给你回话!”当晚,杨正权就送去了4.8万元货款。从此,在生意场上朋友圈里,丛献滋常把杨正权挂在嘴上。
杨正权总是认为:好声誉得来不易,而一件小事就可以轻易毁掉,要坚守就必须有更多付出。
杨正权经营的干海产品,易变质是一个重要特点。为始终保持产品优质,杨正权进货时,坚持亲自把关。一看二摸三嗅四掂五捏,然后是抽样剖检,有时还要放进嘴里嚼一嚼品一品,一旦发现搀杂使假,必须退货。所有的海米进店后,都进行二次加工。先是过一遍簸箕,接下来一个个把残留的虾皮虾头虾尾择净,其实,把虾毛虾皮择净,本也去不了多少秤,顾客对这些细节却看得很重——人们更看重的是经营者的这份诚实和信用!
常年经营干海产品,干湿度稍有偏点儿,也有大账可算。例如贵重的优质海参,湿度稍大点、盐分灰分稍高点,都是额外赚来的钱。杨正权选购海参,检验程序尤其严格。而他自己的小加工厂,则专门选购驰名国内的黄海野生刺参,采取烘干工艺加工,不抹灰,不加盐。据测算,仅在海米、海参经营上,杨正权公司一年就能少收入20多万元。
1998年夏季,几名外地游客在他的店里买走了12斤海米,不知情的售货员把一些准备销毁的劣质海米卖给了他们,杨正权回来听说后,马上带上合格海米,拉着售货员急忙赶往汽车站,换回了客人们买走的劣质海米。这几位客人激动的说:“威海真是海美、城美、人更美。”
杨正权诚信经营,既要自己好,也要同行业好。他常常教育员工:经营者不仅要买卖公平,不掺杂使假,不藏奸耍滑,做到小诚小信;更要着眼行业信誉、百姓利益,追求大诚大信。
2006年冬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环黄、渤海野生刺参出现了短缺,威海和邻近城市的5家同行原已签定了的供货合同(其中包括3份涉外合同)因无货可供而面临着“失信”危机,而杨正权还有一批现货,此时如果他高价抛售,肯定大赚一笔。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这批海参按进货价划拨给5家向他求援的同行。有人讥笑杨正权放着大钱不会赚,但他认为:这样才能保住威海海参的信誉,防止有人铤而走险以假乱真。
2008年秋冬之交,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杨正权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不少原来商定的海产品零售和批发价格大幅下跌,然而杨正权宁可随市压价出售,交给客户的货款却依原价兑付,仅与烟台一位客商的一次海参交易,老杨就损失了6万元,但他赢得的却是异地同行的由衷称誉和此后的真诚相交。期间,杨正权公司的员工都担心杨正权会因生意上的损失而减薪裁员,没料到在2009年春节返乡时,老杨发给员工的红包比以前更厚重了一些。老杨还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好好过个年,铆足劲大家一起共度难关。老杨的真诚换到了员工的热忱工作,他们用热情的服务和诚实之心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
由难而顺,从“小”到“大”,杨正权始终持守大诚大信,一时不忘回报社会。用杨正权自己的话说,致富思源,感恩图报,本是诚实守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诚信,使杨正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先后获得“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山东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改革开放30年山东十大青年楷模”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宏网 |
投诉信箱 | 协会简介 | 会员加盟 | 协会宗旨 |
主办:汕头市信用协会 技术支持:广东天亿马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408809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