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8-28    阅读数:1281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目标,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抓手,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全市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稳中略升、稳中提质,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民生保障有所改善,社会建设步伐加快。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7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4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9758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72501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6522422调整为54523423,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略有提高。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403亿元,增长69%。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6%,金融业增长80%,房地产业增长35%。民营经济增加值121388亿元,增长100%。全市人均GDP31192元,增长82%。

 

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816亿元,增长11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3%。

各类价格比上年升(降)%  (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23

消费品价格指数          19

  食 品            31

   #粮 食          26

  油 脂           -54

  肉禽及其制品         28

  水产品            37

  菜 类           -15

烟 酒             -34

衣 着              2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1

交通和通信           -02

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及服务     12

居 住              40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3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0万人,下降1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和后劲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现代产业尚未形成新的增长点;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保障还不到位,改善民生任重道远;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生态环境还没有根本性改观,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3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04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8481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060亿元,下降25%;牧业产值2926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5052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6亿元,下降22%。

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2014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4660万吨       29

 #稻谷       3274万吨       47

花 生        034万吨       -26

蔬 菜        17373万吨      54

水 果        1964万吨       57

 #柑桔       213万吨       112

肉类总产量      1182万吨       06

生猪出栏量      9264万头       63

家禽出栏量      260560万只     -49

禽蛋产量       085万吨      -12

奶类产量       032万吨      -45

水产品产量      4350万吨      19

 #海水产品     3538万吨      15

淡水产品       812万吨      37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174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80%下降为47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9%。其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9673亿元与3688亿元,分别增长102%与85%。完成工业总产值368137亿元,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119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61%。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8%、集体企业增长113%、股份制企业增长1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3%;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34067亿元,增长86%;轻、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2%,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69716亿元,增长126%;完成出口交货值40522亿元,增长33%;工业产品销售率9629%,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112亿千瓦时,增长8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2014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25010亿千瓦时    00

 #火电         24441亿千瓦时    01

 风电          569亿千瓦时    -25

冷冻水产品        381万吨       229

饲 料          7160万吨     -86

布            659721万米      52

服 装          2913867万件    -34

家 具          13722万件      30

机制纸及纸板       3230万吨      140

纸制品          2600万吨      84

初级形态的塑料      1533万吨      29

化学原料药        711310吨     -72

中成药          472613吨      614

塑料制品         3128万吨      65

玩 具          22870亿元     145

高压开关板        8859面        169

商品混凝土        16384万立方米   -52

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296台     -124

包装专用设备         417台      149

印刷专用设备         75吨      -157    

试验机            3358台     -51

印制电路板        12388万平方米   62

超声波仪器          7097台     -148

液晶显示器        2663万平方米    63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23535对千米   -160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未含劳务分包)37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5683万平方米,增长109%;房屋竣工面积95086万平方米,下降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273亿元,比上年增长351%。从投资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5051亿元,增长335%;民营经济投资78820亿元,增长39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83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投资50672亿元,增长331%,其中工业投资50364亿元,增长333%;第三产业投资48718亿元,增长37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205亿元,增长374%;交通运输业投资4588亿元,增长610%;现代服务业投资38939亿元,增长487%。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计中,国内贷款6175亿元,下降66%;利用外资012亿元,下降883%;自筹资金86125亿元,增长446%,其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60833亿元,增长412%。全年单位投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2335个,增长240%,其中新开工项目2041个,增长19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2800亿元,增长344%。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142万平方米,下降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498万平方米,下降89%。商品房销售金额10944亿元,下降134%,其中住宅销售金额9483亿元,下降148%。

五、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潮汕大地五条高速公路建设齐头并进,汕揭高速公路汕头段全线建成通车,全长1108公里的南澳大桥建成通车,打通了南澳连接大陆的快速通道。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国道324线潮阳、潮南段17公里路面大修工程建成通车,省道231线凤湾路、省道237线和惠路基本建成,国道324线峡山路段改线和省道司神线、广葵线建设加快推进。海门港区煤炭中转基地主体工程和华能电厂重件码头改造工程建成投产。

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当年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19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25042平方公里,年末实有道路(含城区内公路)长度132565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68480公里。中心城区年末拥有出租汽车1015辆,公共交通线路69条,客运量10078万人次,公共轮渡营运船只7艘,客运量309万人次。

城乡环境有所改善。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小公园开埠历史文化街、潮人码头建设。加快主城区道路改造,相继完成外马路、中山路、跃进路、长江路等破旧道路改造,启动和完成濠江、潮阳、潮南、澄海、南澳城区一大批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批污水处理厂和潮阳区、潮南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环保设施加快建设。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6870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1052760公顷,绿化覆盖率4204%。

六、交通运输与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全市完成运输量和吞吐量如下:

项目        2014年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605724万吨        132

公 路        5051万吨          164

水 路        1004万吨         -06

民 航        224万吨         455     

货物周转量      18712亿吨公里      05  

公 路        5689亿吨公里      202

水 路        12991亿吨公里     -63

民 航        032亿吨公里       600

客运量        207589万人       -08

公 路        176600万人       -30

民 航        30989万人        143

旅客周转量      6051亿人公里       69

公 路        2424亿人公里      -78

民 航        3627亿人公里       198

港口货物吞吐量    516090万吨        24

 #集装箱      13030万标箱        1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556亿元,下降4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63亿元,增长持平;电信业务收入5293亿元,下降50%。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3315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5181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2157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649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总用户8927万户,下降47%。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148亿元,增长12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5456亿元,增长8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0840亿元,增长1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764亿元,增长6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15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816亿元,增长244%;化妆品类093亿元,增长166%;金银珠宝类381亿元,下降67%;日用品类2302亿元,增长90%;五金、电料类873亿元,增长391%;体育、娱乐用品类252亿元,增长138%;书报杂志类091亿元,增长3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408亿元,增长221%;中西药品类8377亿元,增长291%;文化办公用品类467亿元,增长155%;家具类098亿元,增长624%;通讯器材类249亿元,增长106%;煤炭及制品类3464亿元,增长135%;石油及制品类20718亿元,增长69%;化工材料及制品类18507亿元,增长2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493亿元,增长907%;机电产品类7852亿元,增长102%;汽车类12433亿元,增长268%。

全市年末信用分类监管的商品交易市场207个。其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20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7个);消费品市场80个,生产资料市场5个,其它要素市场2个。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64174亿元,增长193%,其中批发额与零售额分别为143089亿元与121085亿元,分别增长257%与126%。

八、对外贸易与旅游

据海关统计,201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95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总额2594亿美元,下降14%;出口总额6966亿美元,增长55%。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5692亿美元,增长87%;加工贸易出口1116亿美元,下降14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出口254亿美元,增长10%;集体企业出口146亿美元,增长7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038亿美元,下降118%;私营企业出口4512亿美元,增长168%。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757亿美元,增长9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647亿美元,增长04%;玩具出口1040亿美元,增长73%;水产品出口420亿美元,增长49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0亿美元,增长151%。从进出口的国家与地区看,进出口总额靠前的有:东盟、美国、香港、欧盟,分别为1828亿美元、1393亿美元、1105亿美元与1025亿美元,合计进出口额占全市总计的5597%,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全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7813万美元,增长202%。新签投资项目23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个,下降500%。

2014年,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293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国际游客1764万人次,增长136%;国内游客127565万人次,增长119%。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1515万人次,下降34%。旅行社组织出境游386万人次、国内游4258万人次,分别增长85%与下降161%。实现旅游总收入19089亿元,增长29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04605万美元,增长297%。全市拥有旅行社75家,星级宾馆(酒店)3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30家。

九、金融与保险业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66446亿元,比上年增加13430亿元,增长5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75474亿元,增加5767亿元,增长83%;个人存款余额183308亿元,增加7129亿元,增长40%。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107283亿元,比上年增加10090亿元,增长104%。其中,消费贷款14160亿元,增加1046亿元,增长80%;中长期贷款55520亿元,增加4415亿元,增长86%,短期贷款49796亿元,增加6811亿元,增长158%。银行结汇收入57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1%。

 

2014年,全市有保险公司39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保费收入6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08亿元,增长221%;人寿险保费收入4615亿元,增长274%。赔付支出金额2709亿元,增长131%。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金额868亿元,下降195%;人身险赔付支出金额1842亿元,增长396%。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与体育

 2014年,全市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9项,技术交易额534630万元。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9097件和6470件,分别比上年下降173%与53%。至年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2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817家,增长19%。

2014年,汕头大学招生2701人,比上年增长26%;在校学生9811人,增长21%。全市各类中等学校312所,在校学生5208万人,下降94%。其中,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687万人,下降97%(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079万人,下降207%;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08万人,下降05%)。普通初中194所,在校学生2522万人,下降90%;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872万人,增长04%。初中升学率(以升本地高中学位计)7451%,高中升学率8759%,分别下降217和提高002个百分点。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81万人,下降21%。全年参加高等、中专自学考试092万人次,考试科目163万科次。全市现有各类民办学校85所,比上年增加4所。

2014年底,全市有文化事业机构112家,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6所,演出场次802场次,观众427万人次。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13550万册,博物馆6座,电台1座,电视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与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10%与9830%。全年地方报纸发行量5069万份,邮局杂志发行量(持全国统一刊号)17339万份。

 2014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1311个,比上年增加51个,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33个;实有病床位15407张,比上年增加740张,其中医院12738张,卫生院1488张;医院门诊诊疗总人数1036万人次,增长27%;患者治愈出院496万人次,增长64%;病床使用率83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324次,减少01次。卫生工作人员25144人,增加70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合计8606人,增加90人;注册护士7197人,增加316人。

2014年,在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比赛中,汕头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88枚,其中获国际比赛和全国比赛金牌21枚、银牌27枚。全市当年有等级运动员40人。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54657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3906万人。当年全市出生人口761万人,出生率1371‰,人口自然增长率822‰。

201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6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6元,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90元,增长107%。

2014年底,全市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1835万人,增长195%;失业保险7256万人,增长40%;工伤保险7038万人,增长40%;生育保险6845万人,增长43%。

2014年,全市用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8192万元,比上年增加10499万元,增长593%;获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2万人,增长01%;救助站救助人数3912人,下降35%。至年末,社会福利院11处,收寄养640人;城镇及村办敬老院47个,收寄养515人。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85起,比上年下降10%;死亡总人数186人,下降93%;受伤321人,增长23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08,下降17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88,下降69%。

注:

1.本公报中2014年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92013年数据为年报数。

2.公报中本地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地生产总值即GDP,过去称国内生产总值。

3.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农业局;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和港口管理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数据分别来自城管局和环保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汕头海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外经贸局;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汕头分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保监局;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知识产权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文广新局;档案数据来自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卫计局;低保数据来自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监局;总人口数据按公安局年报数,出生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取自卫计局统计年报;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汕头调查队。

 

上一篇 下一篇
投诉信箱 | 协会简介 | 会员加盟 | 协会宗旨
主办:汕头市信用协会
技术支持:广东天亿马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4088090号-1